俗话说得好 “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 但这除了和免疫系统有关 还是和运气有很大关系的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尽管现在的医学、科技快速进步 但是依然有很多绝症无法治愈 纳米机器人 听说可以治疗、预防疾病 果然,科技总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出来了可以在人体血液内自由泳的纳米机器人。 纳米机器人的研制属于"分子纳米技术(MNT)"的范畴,它根据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原理为设计原型,设计制造可对纳米空间进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 当然这样的设想,是在纳米尺度上应用生物学原理,研制可编程的分子机器人。 合成生物学对细胞信号传导与基因调控网络重新设计,开发"在体"或"湿"的生物计算机或细胞机器人,从而产生了另种方式的纳米机器人技术。 当医学与科技相结合,也许疾病也没有那么可怕了。 这种微小的机器人将原子级别的药物输入到细胞中,使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别看个头小,但却非常灵活。 它们由外部磁场控制。只需要涂在药物上就可以进入血液中,然后以 10 微米/秒的速度游动。 由于机器人足够小,所以可以去到人体的任何地方,例如视网膜等其他难以到达的地方。 给大家伙举个栗子。 有一种纳米机器人,都由一个DNA折纸制成,摊开之后,它的长仅有90纳米,挂上可以特异识别肿瘤细胞的DNA分子,就成了运载凝血酶攻击肿瘤组织的纳米机器人。 说到凝血酶,它可能是很多人既爱又怕的存在,它既能够帮助我们在受伤时及时止血,又可能在我们的血管形成危害生命的血栓。 而凝血酶形成血栓的能力,就是纳米机器人部队主要武器。纳米机器人携带凝血酶进入血管后,会准确地找到肿瘤组织。 然后,它们在肿瘤组织的供血血管中安营扎寨,展开形成片状,使凝血酶暴露在血液中,从而形成血栓,堵住流向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 人体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都是通过血液进行输运的,而肿瘤的转移和扩散,大多也要依靠血液,纳米机器人的攻击等于直接切断了肿瘤的运输线,没了补给也无法转移的肿瘤,也只能束手就擒,就这样被饿死了。 一般来说,医生并不希望凝血剂在患者的系统中自由循环,因为这可能发生血块导致中风的风险。然而,由于在健康细胞中无法找到核仁素。 因此,这种方法必须十分安全,因为人体内没有足够的核仁素能够触发足够的DNA机器人释放充份的凝血剂,而可能会在肿瘤内部以外的任何地方引起问题。 这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机器人,生物纳米马达。 纳米马达由生物大分子构成,利用化学能进行机器做功。该马达采用磁场控制螺旋纳米结构,在细胞内运动时不会伤到细胞组织。这也是此技术最大的亮点。 据了解,此项目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研究人员希望未来使用此技术进行靶向药物输送、纳米传感和纳米手术。 近年来,中国的纳米机器人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研发的纳米机器人可代替手术刀治愈白血病。 这些纳米机器人或许可以给人类未来的医学带来革命。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