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磨玻璃样结节是二十多年前提出的一个影像学名词, 是指在 CT上淡薄如云絮状略高密度的阴影, 通常直径小于3 厘米。通俗地讲就像是在肺上遮了一小块磨砂玻璃, 让你既能看到里面的东西,又看得不是很清楚。其本质是具有相同或相似影像学表现的一组疾病,包括肿瘤和非肿瘤病变。
正因为肺磨玻璃样结节常常与肿瘤相关, 所以容易造成人们的恐慌,事实上肺磨玻璃样结节井不能与肿瘤相等同。目前对于的肺磨玻璃样结节的认识已经比较清晰, 可以是肺部的良性疾病 (如肺炎、局部出血),或癌前病变(如非典型腺癌样増生),也可能是肺癌(如原位腺癌、浸润性腺癌)。肺磨玻璃样结节的危害与其性质密不可分, 对于良性疾病所引起的肺磨玻璃样结节多不需要特别处理,可随访或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但对于用肿瘤病变,则需要密切随访或尽快手术切除, 以免肿瘤进展而导致严重后果。
目前,明确肺磨玻璃样结节性质的“金标准”是病理诊断, 其前提是对病灶进行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当然,除了手术或穿刺这类有创性方法之外,临床医生和影像医生还可以通过CT上结节的表现来判断肺磨玻璃样结节的良恶性, 例如结节有多大、密度是否均匀、边界是否清晰、对周围的结构是否有影响、与血管和支气管的关系等。国际上最新指南建议根据肺磨玻璃样结节的性质和大小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如活检、手术或是CT复査,指南还包括CT复査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等内容。当然,具体的处理方法还需要根据病灶的情况和患者的意愿进行选择。
(未完待续...)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