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 贴子
  • 知识
  • 用户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除小细胞肺癌(SCLC)以外的所有肺上皮癌。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和一些不太常见的类型。

肺腺癌 肺鳞癌 大细胞肺癌 返回列表
害怕复发转移?成为肿瘤「幸存者」需做 2 件事
海堰 9436 0
2019/2/22 发表在 非小细胞肺癌 模块
    成为肿瘤的幸存者,每一个人都能做到。

手术是治疗肿瘤的三板斧之一,也是目前最有希望获得临床治愈的方法,但手术伴随着复发转移的争议也一直存在。

有些乐观的患者听说手术对于早中期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抱有非常高的期望,甚至误以为做完手术就可以“高枕无忧、万事大吉”。

据报道,有22%-99%[1]的患者在手术后伴有肿瘤复发转移的恐惧,这种悲观的心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存周期,同时这也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心理负担。

为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复发转移,以及缓解或消除这种负面影响,患者要搞清楚两件事:

1.为什么做完手术还会发生复发转移;

2.如何把自己变成肿瘤的幸存者。

复发转移的因素有哪些
肿瘤复发转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疾病本身、患者体质以及其他因素。

首先,患者要知道手术是无法完全清除肿瘤细胞的,而且肿瘤细胞的再生能力比正常细胞要强。

患者确诊后,医生通过一系列手段将肿瘤细胞杀死,但肿瘤的成因及患者本身的体质,或者说肿瘤微环境,是没有发生变化的。这也就意味着,会有新的肿瘤细胞产生,即提高肿瘤的复发转移风险。

手术可能会出现组织损伤及微小病灶的留存,肿瘤细胞也会「趁机」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并因为导致复发转移发生。

为此,多数患者在手术切除后,医生会制定辅助治疗方案,即放疗或化疗,以防止肿瘤细胞的扩散。

其次,免疫力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正常人体内的细胞日夜代谢,在每天形成的新细胞中,大约有几百万个细胞会发生基因突变。如果少数突变细胞不受免疫系统的限制,它们被进一步恶性突变并形成肿瘤细胞。

为避免这种情况恶化患者的病情,医生通常会为患者制定化疗方案,但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正常细胞也会受损,从而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

所以,患者在治疗结束的康复期内,必须要提高治疗后的免疫力,重建机体的免疫监测功能,并修复受损的人体各项功能。

最后,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影响着患者的生存时长,如心理状态、家庭经济条件、患者盲目服药等。

如何把自己变成肿瘤的幸存者
在抗癌这条路上,我们始终都在为一个目标而努力,那就是成为一位肿瘤的幸存者。

要想成为幸存者,需克服很多困难,为此,邻客健康管家给出以下建议,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成为一位幸存者。

1.「定期复查」的建议

多数患者在住院结束后,会选择回家休养康复,家属会给予照顾。在这期间,康复包括哪些方面呢?

康复包含了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遵医嘱,定期回医院复查、按时服药,还有患者的饮食起居、休闲娱乐活动等。

以定期回医院复查为例,不仅患者要重视,家属也应该重视起来。定期复查方便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医生发现异常时,以便及时给予治疗。

复发或转移灶如果能够及时处理,肿瘤和机体能够保持相对平衡、平稳的状态,这也是少数患者能够实现长期带瘤生存的条件之一。

2.「心理建设」的建议

在以往发布过的抗癌事迹中,可以总结出这些幸存者都有一个特点——乐观的心态。

每一位患者在确诊后都曾经历过恐惧、消极、悲观、焦虑的心理,有些患者走出来了,有些患者却没有。

为什么有些患者能走出来,他们用了什么方法?

除了定期回医院复查,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会做除了与疾病以外的事情,减轻自己对疾病本身的关注,如下棋、写字、散步、聊天、跳舞、唱歌等。

这些娱乐活动不仅丰富了患者的生活,也会让患者认为社会并没有抛弃自己,周边的人也没有带着有色眼光看待自己。

还有的患者善于学习,学习疾病的正确知识,向同类疾病的患友请教康复经验。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不仅可以认识疾病,避免患者被不良商家诱骗,还可以帮助患者建设疾病康复的信心。

Alternate Text
海堰
肺腺癌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

曾任Lowe胸腔肿瘤中心临床主任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医生

创建临床数据库(CRIS)等多项重大项目首席研究员

扫码加入
病友互助群

400-107-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