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 贴子
  • 知识
  • 用户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除小细胞肺癌(SCLC)以外的所有肺上皮癌。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和一些不太常见的类型。

肺腺癌 肺鳞癌 大细胞肺癌 返回列表
前央视主播流泪诉说患癌经历,每年可能近30万人面临同样命运···
海堰 9869 0
2019/4/14 发表在 非小细胞肺癌 模块
你能想象吗?
在我国,每年有近30万名女性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一开始我天真的以为,只是一个小肿瘤,把它挖下去就可以了,哪知道医生跟我说是整个乳腺的切除。整个乳腺啊,对我这样一个爱美的人来说,就像小鸟失去了翅膀,从网上看到很多乳腺癌手术后的照片,我害怕极了,哭了整整一夜…”

2017年,有着 “小倪萍”之称的前央视节目主持人虞婷含泪讲述了她刻骨铭心的乳腺癌手术经历。

然而,你能想象吗?在我国,每年有近30万名女性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乳腺癌已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平均每13到14位女性中就有一人在一生中可能会被诊断为乳腺癌,当疾病降临,患者必须面临重重考验:是保乳还是全切?是尊严还是活命?

走进乳腺癌,走进前沿医学,因为这可能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息息相关。

九成乳腺癌患者面临“舍乳保命”

近年来,乳腺癌已经呈现年轻化趋势,我国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段在45-50岁之间,和西方国家相比,提前了10-20岁。

对于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而言,乳房不仅是一个器官,它还代表了女性性征,背后隐藏着女人的自信和独特感受。

但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患了乳腺癌,切除全部的乳房似乎是最标准的治疗方式,为了将肿瘤扫除干净,一些手术还要进行淋巴结清扫术。

统计显示,中国仅有5%左右的女性实施了保乳手术,这意味着,超过九成的乳腺癌患者不得不“舍乳保命”。

“自从乳房切除的那一天,我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不敢出门,不敢逛街,更不敢去游泳,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

“有些时候会想,如果当时死了,会不会就没这么痛苦?”

除了心理上的影响,乳房全切术还可能给身体带来这些影响:一侧乳房缺失使身体两侧重量不一致,造成脊柱侧弯;淋巴清扫术,导致上肢水肿、感觉障碍,并很难痊愈;切除后难以获得合适义乳,也给女性患者带来很大困扰。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乳房全切并不意味着就会远离复发风险。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曾表示:“中国的很多癌症都是等到有了症状才去检查,所以大多是中晚期。拿乳腺癌来说,很多已经错过最佳手术保乳时机;另一方面,很多患者有一种误区,认为切的越彻底,癌症就根除的越到位,都愿意切的干干净净。”

美国10个乳腺癌患者6个可保乳!

那么,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其实,早在七八十年代,乳腺癌手术就进入了保乳时代。保乳术,即保留乳房的肿瘤切除术,再加上放疗手段,是目前欧美地区深受女性患者欢迎的治疗技术。

我国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83.2%,美国已经突破90%大关,与此同时,有64%的患者可以保住乳房。

关于很多患者及家属担心的保乳手术会不会增加癌症复发转移风险的问题? 来自麻省总医院的专家们通过大量试验和研究发现,保乳术和乳房切除术两者在乳腺癌治愈率方面并无差异,美国医生发现这并没有影响患者生存。

因此在美国,乳腺癌患者们更倾向于选择保乳术,来实现生存与尊严的“两全其美”。

为什么美国的乳腺癌治愈率之高,同时又可以帮助三分之二患者保留乳房呢?

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丹娜法伯·布列根和妇女癌症中心的乳腺外科主任Mehra Golshan博士把最重要的原因归结为多学科合作、一体化手术。

在“人员配置”上,以丹娜法伯·布列根和妇女癌症中心的乳腺癌治疗中心为例,就有28位肿瘤内科医生、12位肿瘤外科医生、4位放射肿瘤科医生、11位整形外科医生,还有心理医生、护士等,他们共同组成了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服务的多学科团队,协同作战,尽可能地帮助患者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AMIGO手术系统 

在“硬件配置”上,该中心拥有的AMIGO手术系统,可谓是目前全球乳腺癌治疗设备的“顶级配置”。以往患者进行乳腺癌手术需要术后再进行影像检查,以确定肿瘤是否切除干净,而使用这台设备后,专家可以在手术中对患者进行MRI影像引导,做到精准切除,大大降低了患者二次手术几率。

乳房重建,新的机会!

如果说保乳手术是乳腺癌患者的第一次机会,那么,乳房重建,就是让那些错失了保乳手术的机会患者们再次看到做完整女人的希望。

今年30岁出头的李倩是一位年轻乳腺癌患者,在发现左乳中如硬币大小的肿块之后,她选择第一时间飞到美国波士顿。

在这家美国医院,肿瘤内科医生、外科医生、放射科医生、整形科医生、遗传学专家和包括李倩自己一起讨论手术方案:

先做全乳切除手术,切掉乳头、肿块及周边组织,使得边缘切除干净,并保留皮肤,术后不需要放疗。进行乳房重建,分两部分进行,现在乳房内放置胸部组织扩张器,三个月之后完成第二次整形术。

手术当天,乳腺科肿瘤医生、手术医生、整形医生三科联动共同操刀,最终手术圆满成功,经过两次术后重建,年轻的李倩迎来了第二次生命。

一项针对中国乳腺癌术后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7.5%的失乳患者感到忧虑,93.3%的失乳患者自卑感增强。乳房缺失给患者的身心都造成了极大地的困扰。

根据盛诺一家以往统计,截止目前,在他们积累的上千名患者实现了海外就医患者中,其中有10%左右是乳腺癌患者。

随着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乳腺癌的治疗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观,现在,它已经是治愈效果最好的癌种之一。我们坚信,在不远的将来,身患乳腺癌的女性朋友不必再为保乳还是切除而困扰,在延续生命的同时,更能在癌后迎来美丽人生。
Alternate Text
海堰
肺腺癌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

曾任Lowe胸腔肿瘤中心临床主任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医生

创建临床数据库(CRIS)等多项重大项目首席研究员

扫码加入
病友互助群

400-107-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