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 贴子
  • 知识
  • 用户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除小细胞肺癌(SCLC)以外的所有肺上皮癌。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和一些不太常见的类型。

肺腺癌 肺鳞癌 大细胞肺癌 返回列表
人民日报:免疫疗法—治疗癌症 造福患者,2018,值得期待!
海堰 10039 2
2018/1/10 发表在 非小细胞肺癌 模块
免疫疗法——治疗癌症 造福患者

在国外已应用多年的免疫疗法,有望在今年造福国内患者:就在去年11月、12月,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审中心(以下简称CDE)先后受理了两个免疫疗法新药的上市申请。如果不出意外,这两种抗癌新药有望在2018年上市,造福患者。

免疫疗法的原理为通过多种手段,调节、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这一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肿瘤新疗法,在2013年被《科学》杂志选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

专家介绍,我们的身体由无数细胞组成,大家和平共处,身体就可以保持健康。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就像是“警卫队”,帮助人们抵御外敌入侵。它表面有特定的蛋白受体,在身体里到处巡逻,辨认其他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判定其是否为肿瘤细胞。但是,某些肿瘤细胞非常“狡猾”,其表面的一些蛋白像是伪装的“面具”,让T细胞辨认不出来,肿瘤于是得以不断生长。

针对这个机理,免疫疗法从两个途径来对付肿瘤。一是改造T细胞,增强“警卫队”的能力;二是揭穿敌人的“面具”,让“警卫队”T细胞能正常识别出肿瘤细胞。PD—L1正是肿瘤细胞的“面具”之一。

近年来我国的肿瘤免疫药物开发如火如荼。根据CDE公开临床信息统计,截至去年11月底,国内开展的PD—(L)1试验共有80项,其中国外药品37项、国内药品43项;有49项试验进入了临床Ⅱ期或者Ⅲ期。

国际上第一批尝试免疫疗法的晚期黑色素瘤病人中,已经有人存活了15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免疫疗法等新技术的发展,被认为“绝症”的癌症有望逐渐成为可控可治的慢性病。
Alternate Text
海堰
肺腺癌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

曾任Lowe胸腔肿瘤中心临床主任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医生

创建临床数据库(CRIS)等多项重大项目首席研究员

扫码加入
病友互助群

400-107-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