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 贴子
  • 知识
  • 用户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除小细胞肺癌(SCLC)以外的所有肺上皮癌。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和一些不太常见的类型。

肺腺癌 肺鳞癌 大细胞肺癌 返回列表
抗癌英雄谱 王玲妹: 播种生命
海堰 9557 2
2018/2/2 发表在 非小细胞肺癌 模块
导读:

王玲妹大姐,就这样喜气洋洋地坐在一畦绿油油的菜地里,上海冬日的暖阳温情地照在她笑意盈盈的脸上,照在她红色的毛衣、围裙和帽子上;在她的头顶上方,十几根壮硕的丝瓜络,像成串的风铃,在阳光里璨然生辉,并微微抖动着,似乎在悄声演奏着一曲生命的欢歌……

一切都是这么生动而美好。谁能想象的到,今年62岁的王玲妹大姐,2013年12月底被诊断出患上了晚期肺癌,甫一发现,就已经发生了淋巴和骨等多处转移,卧床不起,疼痛来袭。虽然她极度渴望活下去,但病情发现已经太晚,无法手术,万般无奈中,她趁着神志还清醒的时候,已经跟家里人交待了后事……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垂危的患者,在兄长的帮助下,有幸结缘了清华大学NKT免疫细胞疗法,经过4年坚持不懈的细胞回输,终于从死神手中逃出生天。在康复的过程中,她改变了原先的工作和生活模式,积极地“养生”,就是把自己全然的精力和体力,用来播种生命、养护生命,最终,她收获到了久违的健康,以及内心的充盈和喜悦。

辛劳一生不惜命

王玲妹,上海浦东川沙人。她生长在兄弟姐妹众多的大家庭里,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个疼她爱她的哥哥。虽然生长在农村,但川沙毕竟是在大上海的范畴内,近水楼台先得月,

所以玲妹既出落得水灵、美丽,又勤劳、善良。嫁到诸家(夫姓诸)后,相夫教子,同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你可能不相信,身形娇小的玲妹,却是名货车司机。她和丈夫老诸在家附近开了一家家具店,她负责进货运货,工作性质是起早贪黑,常年在外,跟着车轮转。

“那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我们开店做生意,养家糊口,赡养老人,拉扯孩子,很辛苦,不知道养生,也不知道爱惜身体,总以为身体是累不垮的。经常一日三餐也没准点,忙起来忘了吃饭,是常有的事情。”

屋漏偏遇连阴雨

2013年下半年,王玲妹感觉肚子疼痛,实在忍受不了了,才由丈夫陪同去了上海红房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检查。这里的医生建议她到其他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2014年1月,王玲妹跟着丈夫又去了仁济医院浦东分院、上海市肿瘤医院等,进行各种检查。在肿瘤医院做肺部穿刺前,医生对她丈夫老诸说的话,被跟在老诸身后的玲妹听了个清清楚楚,“肺部穿刺是有很大危险的,有可能是站着进来,躺着出去”!玲妹这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肿瘤医院住院检查期间,她被确诊为肺癌晚期,PET-CT显示,她的肺上已经有个3公分大小的肿块,而且发生了淋巴、骨头等多处转移! 经过肿瘤医院多科室会诊,专家们认为由于发现太晚,已经无法施以手术治疗,给患者开了一个月的靶向药——特罗凯,让玲妹出院回家了。

从医院回来,已是2014年2月,玲妹彻底地卧床不起了。越来越严重的腰痛,已经到了难以支撑的地步。她开始接连二三地咳血。服用特罗凯也让她食欲减退,最后连口米汤都喝不进,反而呕吐得厉害,同时便秘严重,一个多月都不排便……她已经像根风中的残烛,生命之光就要熄灭了……

结缘NKT迎新生

危难之际,他的哥哥从妹夫处得知妹妹急剧恶化的病情后,出手相助了!他是沪上一位成功的乡镇企业家,很有远见和魄力。早在十几年前,就资助过上海某大学免疫学研究,2013年12月,他捐资清华大学医学中心成立细胞治疗研究所,更好地从事癌症的免疫治疗研究。没成想,一两个月后,得知自己的亲妹妹被确诊得了晚期癌症。于是,他立即跟张明徽所长取得联系,询问自己的妹妹是否可以入组进行NKT细胞治疗临床研究。

张明徽教授看了王玲妹的检查报告,认为虽然病情已经相当严重,但可以一搏。于是,他通知王玲妹的儿子小诸尽快来京采血。半个月后,张明徽教授手提着专用箱子,把用小诸血液里提取并进行扩增的NKT细胞亲自送到了上海。

“妈妈,你得救了!”小诸在病床前,对妈妈喊道。命悬一线的王玲妹,虚弱地睁开了眼睛。她是个热爱生命的极其坚强的人,为了能够活下来,她什么方法都愿意尝试。

2014年3月底,儿子的细胞缓缓注入了王玲妹的静脉里。三天后,丈夫老诸又专程到北京取回细胞,王玲妹又回输了一次。神奇的情况发生了,王玲妹开始有了食欲,能吃一点稀粥了,慢慢地,大便也通畅了。接下来的第二个月,王玲妹又进行了两次回输。奇迹发生了!王玲妹从床上站了起来,苍白的脸上有了血色,身子骨也一天比一天结实起来……

就这样,经过近4年30多个疗程的回输(前两年1个月一个疗程,后两年2个月一个疗程),经PET-CT检查,王玲妹肺部3公分的病灶已经缩小到几乎看不见了,同时淋巴和骨头等部位的转移灶全部不翼而飞。王玲妹获得了重生!

播种生命获喜悦

“多亏了细胞,我又活过来了!多亏了清华细胞所,多亏了张明徽老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是本次采访中,我们听到王玲妹说的最多的话。

随着体力逐渐恢复,闲不住的王玲妹开始思考该干些什么,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转移注意力,别一天到晚想着自己身上的病。这时,一直关心她身体康复进展的哥哥,给她出了主意:厂房边上的地,还有些空着,你就当作锻炼身体种种地吧!这非常合乎玲妹的心意,厂区离自己家,只有五分钟的路。她来这块空地看了看,土地平整,还有一条河浜流经于此,正是水草肥美之地。

“当时我就想到在这些地上种种菜,养养鸡鸭鹅。这样,鸡鸭鹅的粪便正好给菜地施肥,不用施化肥,全都是有机蔬菜,除了我们自用,送送乡里乡亲,还可以给哥哥公司食堂送过去,让大家都吃上放心菜,也是我对社会的一点贡献吧!”

王玲妹与丈夫老诸一商量,得到了丈夫的大力支持。为了治好妻子的病,老诸也是拼了。每个月取细胞、输细胞,都是他开车接送,一个疗程下来,他要为此在上海周边地区来回奔波600公里左右。老诸说,“棉被盖得旧了,还是很暖和;老婆毕竟原配好,必须要使劲的照顾。”为了满足妻子的心愿,别说是和妻子一起种地,哪怕上刀山下火海,这个倔强的大男人也一定愿意!

于是,丈夫老诸开荒、搭棚、灌溉,妻子播种、拔草、施肥,两人合力在这方土地上,辛勤耕耘,种了几十种蔬菜和谷物。老诸还把收获的玉米和晒干的谷糠等,找附近工厂,加工成饲料,让妻子每天喂养那群鸡鸭鹅……

王玲妹说,生病前她从来没有种过菜,而现在种菜、养鸡养鸭严格是她最大的享受,是她生命的一部分,看着这些生命茁壮成长,她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力也在一天一天地强大起来。不会种菜,她就去附近村里种菜能手家里取经;没有种子,她就叫儿子网购回来;有些菜第一年没有成功,第二年她总结教训、吸取经验,往往就成功了,获得了丰收。怕她在田里干活太欢喜而忘了时间,以致于过于疲劳,老诸给玲妹制定了严格的劳作时间表,并进行“监督”。她也充分体味到丈夫的这一分关爱,严格遵守时间安排,每天早晨喝完由自己种的蔬菜玉米打制成的养生汤,9点钟到河边喂养家禽,看着鸡鸭鹅在她面前热闹地欢蹦,争抢美食;9点半开始到地里耕耘劳作,呼吸田间新鲜的空气和泥土的芬芳;中午11点半收工,回到家里吃老诸为他做的可口饭菜;中午美美睡一觉,下午3点再到地里干活,5点半再回家,准备吃晚饭……

王玲妹由衷地说道,“以前不会养生,不懂养生,只知道拼命干活;现在,养生是我的重要功课,我要好好地活下去,为了老公,为了孩子,同时也是为了清华细胞治疗。我能健康地生活着,就是对所有关爱我的人最好的回报!”
Alternate Text
海堰
肺腺癌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

曾任Lowe胸腔肿瘤中心临床主任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医生

创建临床数据库(CRIS)等多项重大项目首席研究员

扫码加入
病友互助群

400-107-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