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 贴子
  • 知识
  • 用户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除小细胞肺癌(SCLC)以外的所有肺上皮癌。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和一些不太常见的类型。

肺腺癌 肺鳞癌 大细胞肺癌 返回列表
谈谈放化疗的耐药机制
海堰 10323 1
2018/2/28 发表在 非小细胞肺癌 模块
作者:吴思涵

放疗方面我不是专家,不多说。化疗以及靶向治疗方面,倒是可以展开谈谈。
药物治疗为什么会失败?究其原因是有许多层次的,不光是现有答案提的这些。
1、药物本身的药代动力学缺陷。

药吃进肚子里,或者注射到身体里面,要经历A(Absorption,吸收)、D(Distribution,分布)、M(Metabolism,代谢)、E(Excretion,排泄)四个阶段。这个知识点,几乎是每一本药理学教程开门第一篇的内容,所以就不多铺陈了。
换句话说,如果ADME任何一个参数不够理想,导致药物不能有效到达肿瘤灶部,或者浓度不够高,或者清除特别快,那么治疗的效应就会受到限制。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来自脑肿瘤胶质母细胞瘤(GBM)治疗的经验教训。
原发GBM几乎都是由EGFR基因驱动的,因此临床上会用靶向EGFR的Lapatinib、Erlotinib来治疗。这两个药物,对同样也是由EGFR驱动的肿瘤,比如某些肺癌等,效果还是很显著的,但是对脑部的GBM效果就不理想。经质谱测定,发现GBM手术标本中的药物浓度根本就不够高,大概只有外周药物浓度的4.4%。其中,血脑屏障起了很大的作用。

具体的文献可以参考以下两篇
Differential sensitivity of glioma- versus lung cancer-specific EGFR mutations to EGFR kinase inhibitors.
?www.ncbi.nlm.nih.gov
The concentration of erlotinib in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of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is from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ww.ncbi.nlm.nih.gov

ADME参数的影响因素是多层次的,包括药物本身,患者生理状况,病灶部位性质等,都是重要的因素。
2、药物的治疗窗限制。

有人会问,既然只有4%的药物进入了脑肿瘤,那把剂量提高好几倍甚至几十倍不就行了?当然不行啦!每一个药物要进入临床,都要经过仔细的毒理试验的。比如临床I期研究的就是安全性,会做剂量爬坡,看看患者能够耐受到什么剂量。因此,真正处方上给出的剂量,那都是根据以前的经验教训来的。吃太多药,肿瘤搞死了,人也搞死了。

3、肿瘤本身的应激机制。

当我们扛着机枪大炮去消灭肿瘤的时候,肿瘤也不是说站定定给我们扫射的。在药物的胁迫下,无论是肿瘤细胞还是正常细胞,都会产生应激反应。而这种应激反应,正常细胞就已经存在的了,防止一碰就死。这种应激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下调表达药物转运体使得更少的药物进入细胞,上调表达一些转运体把药物泵出去,上调表达一些酶类把药物降解掉,下调下游死亡信号使得细胞更耐受药物,切换成另外一套信号传导机制。

比如上面这个就总结了我上面说的一些机制。另外我们研究所的工作也发现了生存信号通路切换机制。RTK EGFR可以抑制另外一个RTK PDGFR的表达,当我们把EGFR干掉的时候,PDGFR就失去了抑制,从而切换成由PDGFR介导的细胞生存通路。

4、肿瘤的异质性。

好几位答主,包括 @Serena Yu 和 @Charlene 都提到了,我就不展开讲。这里就专门放我们的研究领域。肿瘤的异质性和进化,并不是现有文献讲的那么简单。之前我已经连写了三篇专栏文章探讨过这个问题:

吴思涵:染色体外DNA(中篇):驱动肿瘤异质性的利器
简而言之,当原癌基因位于染色体DNA的时候,就超脱了孟德尔遗传规律,使得肿瘤的异质性变得异常的强,进化速度变得异常的快。

仔细读的话,就能够理解,为何染色体DNA的能够使得原癌基因的拷贝数快速增长,并产生极强的异质性,同时肿瘤也能更快地产生更强的适应性,面对环境(包括药物治疗)的重重挑战。
Alternate Text
海堰
肺腺癌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

曾任Lowe胸腔肿瘤中心临床主任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医生

创建临床数据库(CRIS)等多项重大项目首席研究员

扫码加入
病友互助群

400-107-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