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 贴子
  • 知识
  • 用户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除小细胞肺癌(SCLC)以外的所有肺上皮癌。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和一些不太常见的类型。

肺腺癌 肺鳞癌 大细胞肺癌 返回列表
面对晚期癌症,是被迫等死还是铤而走险自制“救命药”?
海堰 11131 2
2018/11/8 发表在 非小细胞肺癌 模块
“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这句很戳心的台词来自于最近大火的电影《我不是药神》。

确实,没人愿意死去其实都想活着,可是没有钱,连活着也变成了奢望。

那么要是吃不起药,是否自己“研发”药物来“死马当活马医呢?”

前些年,一篇在《南京周末》里有一篇题为《自制危险“救命药”:如果不吃,可能就是等死》的文章引发了舆论漩涡。

这篇文章主要是讲:一群与死神斗争的病人,由于买不起昂贵的抗癌药,因此他们只能铤而走险,自己动手配制“救命药”。

即便他们知道面对或许是中毒、死亡甚至是法律严惩等风险,但为了活命,跟死神进行赌博,为获取一些生存机会。

自己动手配制药,是不是听起来都很不可思议,但在很多癌症晚期患者和家属眼中,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他们甚至比医生还懂。

什么是“自制救命药”?

所谓的救命药,就是用于晚期癌症的口服靶向药。

但要知道一种新药的研发过程中,有一个重要步骤就是临床试验分析。在国内正式上市之前,新药需要现在国内进行一系列长达几年的临床试验。

而对于癌症晚期患者而言,没有经过正规有效治疗情况下根本就没法能等到三五年,

虽说这类药物可通过海外途径购买,但不仅价格贵,而且同样违法。面对这样的窘境,很多晚期癌症患者和家属(主要是晚期肺癌)只好铤而走险,通过网络等途径搜集来的原料药,自己动手制药。

自配药,究竟有哪些风险?

第一,无法把握药物风险

真正的制药,都是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而得来。而自制的原料药,疗效无法确认,风险又无法把控,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第二,通过不正规渠道够得假药风险大

由于网络的隐蔽性,自制药的药方以及原材料质量良莠不齐。有些患者干脆通过地下售卖非正版靶向药,不仅违法,而且很多根本就是假药。有些不良商家还通过面粉来冒充假药。

面对癌症,是被迫等死还是挺而走险?

这个问题,就像《我不是药神》中程勇面对的问题一样,到底是冒着法律的危险购买仿制药,还是放弃治疗。

很显然,每个人都希望活着,当患者在经历所有正规治疗外,只能被迫等死;而患者自己找到一种药物,愿意铤而走险去尝试,为什么就不能自己去搏一搏呢?

即便患者愿意自己承担风险,而且又不会威胁其他人的安全,医生也不会去承担更不会主动推荐和鼓励这种行为。但还是因药物的风险而为患者担心。

有人说,如果手术、化疗、放疗等现代医学手术手段都阻止不了癌症进展,那么能够试用中草药治疗吗?

关于中药治疗癌症,目前还未有明确的科学证据。但若病人在末路时尝试中药草药,这是个人的行为,也不影响到其他人的安全和利益。

或许有人会批评医疗工作人员,说没有科学素养,甚至会说是帮凶。

然而面对这样的尴尬地位,我们不能只讨论所谓的医学科学。若没有明确研究证据支持的治疗手段,作为医疗人员是尽可能采取有研究证据的治疗手段,而绝非那些疗效未知、风险未知的手段,包括上述所说的自制药和中草药。

或许就像《我不是药神》那位警察一样,于理法律不允许,于情又于心不忍。

所以,对于自制“救命药”,到底是支持鼓励,还是反对呢?

我们也不知道,也无法客观评价究竟是对还是错。

现实残酷而纠结,小康医生唯有希望:

国家能研发出更多更好的抗癌药,医疗保障体系能更完善一些。

没有神的光环,我们都必须握紧自己手中的平凡。
Alternate Text
  • 3859
    1 楼 2018-08-12 09:08:53

    难呀。

  • 汤米
    2 楼 2018-11-08 07:50:57

    中国特色,以前北京有一群透析病人聚在一起自己搞了台二手透析机自己给自己透析,后来给卫生部门取缔了。

海堰
肺腺癌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

曾任Lowe胸腔肿瘤中心临床主任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医生

创建临床数据库(CRIS)等多项重大项目首席研究员

扫码加入
病友互助群

400-107-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