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 贴子
  • 知识
  • 用户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除小细胞肺癌(SCLC)以外的所有肺上皮癌。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和一些不太常见的类型。

肺腺癌 肺鳞癌 大细胞肺癌 返回列表
玉石俱焚的错误抗癌逻辑
海堰 12054 4
2018/10/9 发表在 非小细胞肺癌 模块
       目前的医学界,对于癌症的研究与治疗技术已相当进步,也投入了极大精力于抗癌药物的研发,但为何面对癌症,我们至今仍然束手无策呢?经过多年的观察与临床经验,我发现,医学界以往视为理所当然的“对抗式”思考逻辑,有相当大的问题。

大家要明白,癌细胞原本是从正常细胞突变而来,这中间经历了能量扭曲的复杂过程,最后才形成了癌细胞。所以说,癌细胞曾身经百战,它本身是非常聪明的,而且是伪装高手,能够与一般正常细胞混杂在一武,巧妙地将其表面的抗原隐藏起来,让人无法轻易辨识它的存在。

就理论而言,如果医学界可以发明某种药物,能够清楚分辨出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且在治疗过程中只会杀死癌细胞却不致伤害人体,这样就能突破目前的治疗困境,所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就是后来标靶治疗的思考起源。可惜,目前人类研发的治疗技术尚无法做到这点。

以现状来看,大家所熟悉的治癌途径,如放射疗法或化学治疗等,都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比如放疗,会导致人体健康细胞破坏或消灭;目前治疗肝癌的药物栓塞(TAE),虽能将能往肝癌细胞的血管塞死,但它同时也会阻碍正常细胞生长。

所以,目前医学界治癌时面临的最大瓶颈是:无法做到只杀死癌细胞,却不伤害正常细胞运作,当化学治疗药物破坏细胞分裂快速的癌细胞时,也同时伤害了分裂快速的正常细胞,造成掉发及肠胃道不舒服等。仔细推究其中原因,就会发现,原来在一开始,我们的思考逻辑即偏向采取两败俱伤的治疗方式。

前面提到,癌细胞是正常细胞经过突变而来,两者原本就是兄弟关系。以家庭来比喻,若你家原有三个儿子,突变的癌细胞就如同家中那个叛逆变坏的儿子,但无论他如何使坏,本质上依然是这个家庭的一分子。这个观点很重要,却往往受到人们的忽视。

目前医学界在思考如果抗癌时,大多是把努力方向着眼于“如何消灭可恶的癌细胞”。在这种“对付异已”的观念主导之下,我们使用的方法,最后只会让那些被逼上梁山的癌细胞更加反叛或到处窜逃,当然,癌症治愈的几率也高不起来。

我认为,大家应该重新思考整个治疗的方向,放弃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对抗式途径,把思考逻辑放在“如何让叛变的癌细胞不再作怪,愿意回归成正常细胞”。这是与现今主流的治疗方式截然不同的途径。

人们常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既然癌细胞是从正常细胞而来,它当然深谙身体免疫系统的攻击、防御之道,若一味与之对抗,其实很难赢过它。所以,治疗癌症应采取更高智慧的策略,把思考重心放在如果让扭曲的能量(癌细胞)回归成健康的、爱的能量(正常细胞)。毕竟癌细胞本身从哪里来,就应当回到哪里去。一旦找出方法,使迷途的癌细胞返回正常家庭,那么癌症就能够被治愈。

换言之,若我们能够知己知彼,破解癌细胞的思维方式,明白它当初为何会被逼得叛变、成为癌细胞的原因,必然可以找出对策转化它,突破治疗的瓶颈,找回我们的健康。
Alternate Text
  • 母亲
    1 楼 2018-10-09 12:13:50

    虚无缥缈

  • 母亲
    2 楼 2018-10-09 12:14:04

    虚无缥缈

  • 一路上有你~
    3 楼 2018-10-09 03:08:03

    言之有理

  • 王灵凤
    4 楼 2018-10-09 04:58:12

    希望赶快找到让癌细胞回归正常细胞的方法🙏🙏

海堰
肺腺癌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

曾任Lowe胸腔肿瘤中心临床主任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医生

创建临床数据库(CRIS)等多项重大项目首席研究员

扫码加入
病友互助群

400-107-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