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 贴子
  • 知识
  • 用户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除小细胞肺癌(SCLC)以外的所有肺上皮癌。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和一些不太常见的类型。

肺腺癌 肺鳞癌 大细胞肺癌 返回列表
分享 肿瘤患者服用中药一般多长时间为宜
海堰 10685 8
2017/9/9 发表在 非小细胞肺癌 模块
在肿瘤门诊中,患者问得最多的就是中药要服用多久?事实上中药治疗应贯穿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但具体服用时间,要依据不同个体不同疾病期而有所区别。

预防术后复发一般不超过2年

经过手术或放化疗的患者,如果各项相关检测都没有发现肿瘤,即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可预防远期肿瘤复发、转移,这种情况下服用中药一般不超过2年。在此期间,不一定要持续性服用,可间断性或按疗程服用中药。另外,术后服用中药可减轻患者某些不良反应,如低热、腹胀、食欲差、大便不畅等。这些情况下,服用中药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提高免疫力,尽快恢复体力,降低疾病复发或病灶转移的概率。

开始放、化疗就应服用中药

放、化疗对患者的身体损害非常大。研究证明,在放、化疗期间联合使用中药治疗,可以发挥其增效减毒作用。围放化疗期间(即放化疗前后的一段时间)就可以采用中药辅助治疗,以减轻毒副反应。一般来说,在开始放化疗时,可以进行中药治疗,一直服用到放化疗结束后一年左右。

如头颈部放疗会出现口腔和咽部干燥、疼痛等不良反应,胸部放疗出现的咳嗽、气急;全身化疗出现的恶心、腹泻、腹胀等,中药都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缓解不适,协助放化疗顺利进行。

晚期肿瘤患者需终身服药

晚期癌症是难以治愈的,无论何种治疗,目的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所以,对于这部分患者,中药应该终身服用,以控制、延缓肿瘤发展,延长病人生存期,改善各种不适症状,达到长期带瘤生存目的。

另外,有些病人觉得服汤药比较麻烦,希望服用中成药。医生的意见是疾病刚开始,病情比较复杂多变时,最好服用汤药,因为汤药中的成分,可根据不同情况,及病情发展随时加减,有利于病情控制。而中成药虽然服用方便,但药味固定不变,比较适合病情简单、平稳的患者。
Alternate Text
  • xiwang
    1 楼 2017-09-09 10:25:12

    请问:我老公术后一直服用益气强身颗粒,这种药现在不属医保报销范围,这种药是不是必吃的?

  • 祝父亲早日康复
    2 楼 2017-09-09 11:18:30

    想请问肺鳞癌中央型吃这三个方剂可以吗?

  • 祝父亲早日康复
    3 楼 2017-09-09 11:17:33

     [方二十五] I号方:葶苈子、炙目部、川楝子、炒枳壳、茯苓、赤芍各20克,马兜铃、本通各15克,麦冬、泽泻、制大黄各25克,怀牛膝135克,半枝莲、石见穿、侧柏叶、仙鹤草、苦参各75克,蒲公英、龙胆草各45克,北五味、全瓜蒌各18克,橘梗、元胡、石斛各24克。 Ⅱ号方:龟板60克,全蝎、白花蛇舌草、地鳖虫各45克,蜈蚣16条,活腹蛇1条,活癞蛤蟆4--6只,活甲鱼1只。 Ⅲ号方:石见穿、半枝莲、七叶莲各t00克,降香屑6克,大麦冬、大贝母、玄参各30克,香附子、陈皮、茯苓、秦艽、生薏苡仁、熟薏苡仁各10克,丹参、冬虫夏草各15克,蚤休60克,红枣3枚。 I号方水煎代茶饮,每剂服2天。Ⅱ号方加水煨至甲鱼烂为度,每剂浓汁服2--4天。甲鱼肉可吃。Ⅲ号方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来自《江苏中医杂志》1984.4期,功能扶助正气,解毒抗痼,适用于中央型肺癌患者。

  • 瑞隆
    4 楼 2017-07-23 09:29:12

    楼主您好,我父亲肺腺癌晚期,目前吃184和司美替尼。想结合吃点中药。不知道中药会不会降低靶向药的药效?麻烦您指教一下!多谢啦!

  • Tracy (毓秋)
    5 楼 2017-07-23 07:47:27

    那靶向药期间您怎么看,是否也要看中医?

  • 秋阳
    6 楼 2017-07-22 06:05:27

    在化疗期间不应当服中药,因为中药成分不清楚,弄不好会同化疗药冲突,应是化疗结束后服用,以调理身体。

  • 王艳花
    7 楼 2017-07-22 12:04:30

    谢谢分享!

海堰
肺腺癌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

曾任Lowe胸腔肿瘤中心临床主任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医生

创建临床数据库(CRIS)等多项重大项目首席研究员

扫码加入
病友互助群

400-107-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