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肺癌患者超80万人,死亡超70万人。可和大多数疾病一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对抗肺癌的关键。
患者被确诊肺癌后,科学准确地对肺癌进行分期,是医生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前提。对于没有远处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明确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是决定是否需要立即外科手术治疗的关键因素。
9月21日,由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肺癌外科学组、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广东省抗癌协会、广东省医学会及广东省医师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欧肺癌论坛”在广州召开。
与会专家都是胸外科的名专家
会议上,中外专家就肺癌手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地位、共识及争议,以及经电视纵膈镜淋巴结清扫(VAMLA)手术的临床实践意义等问题,开展了讨论并进行手术实时转播演示。
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王欣教授和德国吉森大学的Martin Hürtgen教授同屏进行的经颈电视纵隔镜下淋巴结清扫(VAMLA)手术演示,通过视频实时直播,让全国肺癌外科医生远程学习交流。
新手术:集活检和治疗于一体
VAMLA是在纵隔镜辅助下对肺癌患者双侧纵隔淋巴结进行清扫的微创手术,从效果上来看,它是一个集检查和治疗于一体的手术,主要用于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
“对于没有出现转移的患者,可以直接手术,避免两次开刀的痛苦。”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主任张兰军表示,建议中期以上肺癌患者都接受这样的手术,以精确判断其肺癌分期,确定精准治疗方案。
不过,与传统的电视纵隔镜纵隔淋巴结活检术不同,VAMLA是淋巴结清扫,要求清扫淋巴结及周围淋巴脂肪结缔组织,因此可以获得精确的纵隔淋巴结分期,从而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由于VAMLA可以清扫双侧气管旁淋巴结,比常规肺癌根治术清扫范围更广,因此可能具有治疗意义,如今,已有研究初步表明VAMLA可以提高预后。
益患者:让可以手术的患者获得治疗机会
临床上,肺癌的分期其实有着严格的标准,然而,由于各地医疗水平差异,不少患者的最终诊断其实并不规范,最终影响其治疗效果。
参会专家之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陈椿教授举了一个例子:一位75岁的林老伯,从外院转诊来,被诊断为左肺长了一个3公分的肿瘤,CT显示已经转移到纵膈膜不适合手术。
陈椿教授团队为其做了VAMLA手术,取纵膈膜淋巴,快速活检,当场出结果显示是淋巴结增生,不是肺癌转移,适合手术切除癌症病灶。
“立即由活检手术转入肺癌切除手术,切除了左肺叶。病人不用做两次手术,创伤小了,费用也降低了。”陈椿说,“该病人有过肺结核病史,CT并不能分边纵膈膜上的图像是癌细胞转移,还是淋巴结增生。VAMLA让病人获得了手术治疗的机会。”
“有些患者从外地转诊过来时都不清楚自己的癌症是属于哪个分期,甚至糊里糊涂就来了,我们需要为他重新做精确的检查,对症治疗。”
张兰军告诉记者,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已经有300名患者因此受益。张兰军表示:“如果确定没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可以利用经电视纵隔镜淋巴结清扫(VAMLA)手术为其进行淋巴结清扫后的肺叶切除;如果出现了纵隔转移,则可以通过微创先对淋巴结进行清扫,再做综合治疗。”
肺癌到底怎么分期?
评估肺癌的分期有三个标准,一是T分期,主要依据是肿瘤大小;二是N分期,主要依据是淋巴结状态,看是否有出现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三是M分期,即是否出现远处转移。
医生会对这三项标准作出综合评估,最终确定肺癌分期。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