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 贴子
  • 知识
  • 用户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除小细胞肺癌(SCLC)以外的所有肺上皮癌。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和一些不太常见的类型。

肺腺癌 肺鳞癌 大细胞肺癌 返回列表
肺癌患者就诊时最想知道的9个答案!
海堰 10777 2
2017/11/10 发表在 非小细胞肺癌 模块

01

病人身体棒棒的、杠杠的怎么就癌症晚期了?

肿瘤是一种特殊的疾病,同孕妇怀中的胎儿一样,长的都是自身的肉。所以没有像炎症或变态反应性疾病那样的机体反应。早期瘤体出血、腐烂刺激、或分泌特殊生物物质会有些不明显的体征症状。晚期大瘤体或转移灶突出体表,阻塞生理管腔,压迫周围组织器产生疼痛,影响正常新陈代谢,大量积液缩小体腔影响功能,脑病灶出现神经精神问题。出现问题才去就诊常常已经不是早期。就因为长的是自己的肉,所以其发生发展中有像孕妇一样强壮的阶段。

恶性肿瘤的疗效依赖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所以必须象孕妇一样定期检查。一般一年一次全身体检。高危人群有必要时,半年一次做重点部位体验。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晚期癌症不是医生生产出来、造成的。不要一说晚期就烦大夫。什么是医生?比较准确又通俗的定义是这样的:“我们所有人都是在走向生命尽头的路上排队,医生的作用就是防止有人插队,时不时的把人从队伍里拎出来往后面排排。当然,有的实在拎不动的也只能随他了!有时候把他拎到后面,还得挨顿揍!谩骂、侮辱、殴打医生者都是准备插队的!”医患双方都是在抗击凶恶的肿瘤,是一个壕沟里的战友。如不信任,欢迎有病多投医,但绝不是乱投医。

02

治不治医生能否给个建议?

医生应该知道哪种疾病有治、哪种无治。哪种治疗难度大,哪种花费多。可供患者参考。由于肿瘤患者个体差异大,需要个体化综合治疗,应该找有经验的专家进行咨询,制定可行的方案。

一般中早期应该是以外科为中心的系统治疗。

晚期可根据目前有无有效的治疗,进行区分。如有较为有效的、经济负担不重的治疗,应该及时进行。如无有效治疗,或生物免疫治疗负担不起,愿意要求治疗者,可参加临床二、三期研究组免费治疗。不愿治者可行正规中医调理,安慰治疗。

临终关怀期最好顺其自然,不要进行研究性治疗。

03

没病理,为什么不能放化疗?

由于治癌药物副作用较大,甚至可能引起严重心脏问题、变态反应等致使患者死亡,所以不能乱用。

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细胞学证据,各种影像资料只能回答像不像的问题。就像警察抓小偷只看像不像是不行的,必须要找偷东西的证据。病理细胞学证据就是这关健的东西。

有时极个别情况下,比如某种肿瘤,在理论上有针对性较好疗效的治疗方法,在医患双方明确责任承担的情况下,可以试行治疗。但不提倡。

04

什么样的算微创手术?

手术按创伤程度分为大开放直视手术(旧术式),减创开放直视手术,微创开放直视手术(包括不断肌肉手术),腔镜微创手术。

腔镜微创技术是指在体表开孔,通过长杆镜头摄影的现代成像技术,投影到高清电视屏上。通过观察电视屏并在孔中放入手术长臂器械进行游离、剥离解剖、切除、缝合、止血操作,完成手术。由于有放大效应,尤如拿着放大镜手术,使其更加精细、清晰,更利于微小病灶的清除。

以肺癌为例只需开1~3个孔,即可完成手术。但开孔越少,操作越不随意方便,使用的器械、耗材越先进、越昂贵。就如鹰嘴拐弯切割器的价格是常规的7倍。目前一般开两小孔的单操作孔手术能较好使用常规器械,节约数万元花费。

由于目前腔镜视野为单向,有可能漏切病灶和淋巴结。并且解剖严重病灶时大血管出血难以直接控制。所以较晚较大,与血管关系密切的病灶,不应该选择腔镜手术。另外有严重陈旧改变和并发症者也不适合。因此做怎样的手术应尊重医师意见。

微创手术只是手术入路上创伤减少,微不微创体腔内的术式依旧,该切什么还得切什么,该接通什么还得照样接通。因此原来的大手术还是大手术。

05

肿瘤手术一动,发展会更快吗?

确实,目前肿瘤大多数还是不治之症,但疗效在不断提高。正是经过积极的治疗,部分患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患者才有治疗的积极性。当然一部分极严重的病情,虽积极治疗,效果也极差,但随着医学的发展,这部分患者越来越少,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在治疗中获益。

人们常说肿瘤病人三分之一是病死的,三分之一是治死了,另三分之一是被吓死了。肿瘤发展有一定过程,出院后又不在治疗中,患者如果被紧张的家属环境包围很容易加速病情。所以说,家属的关爱有时是最好的良剂。

实际上,肿瘤应该被看成一种全身疾病,有些病灶过小,现代检查方法尚不能发现。还有一些病灶在术前自身免疫的监控下长不起来,手术等打击的确会干扰自身的免疫,转移就会生长出来。所以对于局部分期较晚的病人,医生就会尽早联系进行放化疗。由于一些生物学行为很特殊、复杂。肿瘤转移的出现,让医患都很无奈。相信医学的发展会慢慢破解这些生物密码。对于规范的活检操作,鉴于其对治疗的重要指导作用,以及对患者全身状况影响较小,患者及家属应该积极配合。

06

不动手术,保守治疗行吗?

大家所指的保守治疗,大概就是非创伤性治疗。

肿瘤局限于一个器官及其周围估计能够手术切除干净者,一般认为手术治疗做为首选。但也有例外,比如根据术前估计与术中实际情况是否有出入,手术就有可能做成R0~3。(R0为切除后显微镜下无残留,R1为显微镜下有残留,R2为肉眼可见有肿瘤残留。)还有些肿瘤有比外科手术治疗更好更有效的治疗,当然外科手术就不是首选。

术前估计手术不能完全切除,病灶范围稍大,但也很局限,如果对放疗敏感,应该首选放疗。一些病灶很小的患者由于合并严重疾病无法承受手术时,或就是排斥手术时也可选择放疗做为手术的替代。

较广范的疾病、有血行其他脏器转移,或化疗抑或生物治疗疗效特别好的恶性肿瘤就应该选择全身治疗。

恶性肿瘤的治疗,除非极早期病灶单纯手术后复查即可。中晚期都需要多种治疗方法联合的综合治疗。所以目前肿瘤治疗提倡个性化综合精准治疗。

肿瘤的治疗可分为如下几种:

根治性治疗:要把肿瘤斩尽杀绝。

姑息性治疗:不指望斩尽杀绝,只求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保守性治疗:非外科完全性切除手术,但包括微创的穿剌、射频消融、放疗(适行三维精准、SBRT、r-刀、x-刀,射波刀),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等。

安慰性治疗:大多针对当前无任何有效治疗可参考。只好选取对肿瘤几乎无任何作用,但能改善全身其他症状,提高免疫力,改善心情,满足家属假治要求的方式。目前主要是一些不明确疗效的试验性治疗包括生物、免疫、中药治疗。

研究性治疗:对无任何有效方法可循的肿瘤,如要求治疗,可参加临床探索性研究组。也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07

术前做的各种检查都是为什么?

术前检查主要是为了搞清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有哪些异常情况

第二:原发病灶诊断是否确立

第三:分期及手术适应性

第四:手术可能术式

第五:可否承受手术。

08

如何评估患者的手术承受能力?

一旦手术方案确立,就得评估患者的耐受能力。首先进行血液及心肺功能检查,其次根据患者合并症情况确立进一步检查、会诊项目。再次要看患者是否使用影响手术的药物如活血化淤、激素等。

一般的血液检查

心血管检查:心电图,24小时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等。

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血气分析,运动心肺功能检测等神经系统检查,特别是防止术中脑意外发生。

各生命维持器官功能检测。

09

如何告诉医生你的真实想法?

病人和家属因为经济窘迫,社会家庭人际关系复杂,身份工作性质特殊往往会绕着圈表达意思或做出奇怪的举动表达意愿引人注意。

医生有职业准则,会尊重患者的多种权利如隐私权。

Alternate Text
  • 迈克
    1 楼 2017-10-23 05:25:59

    谢谢分享!

  • 老叶
    2 楼 2017-11-10 07:34:46

    谢谢

海堰
肺腺癌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

曾任Lowe胸腔肿瘤中心临床主任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医生

创建临床数据库(CRIS)等多项重大项目首席研究员

扫码加入
病友互助群

400-107-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