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 贴子
  • 知识
  • 用户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除小细胞肺癌(SCLC)以外的所有肺上皮癌。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和一些不太常见的类型。

肺腺癌 肺鳞癌 大细胞肺癌 返回列表
好消息!晚期癌症患者有救了,这种疗法取得重大突破!
海堰 11176 9
2019/2/11 发表在 非小细胞肺癌 模块

好消息

晚期癌症患者有救了!

我国科学家利用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癌症取得重大突破!

在该疗法的临床试验中

3例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中观察到2例显效

其中1例转移病灶消失

并通过微创手术切除了完整的肿块!

如此神奇赶紧来了解

今天,在“2017疟疾与癌症跨界交流会”上,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癌症的首创者陈小平教授的主题报告特别引发关注。

据该团队研究发现,疟原虫感染可以拮抗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启动抗肿瘤天然和适应性免疫应答,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显著延长肺癌、肝癌、结肠癌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荷瘤小鼠的寿命。

什么是疟原虫?

这一疗法的原理又是什么?

曾成功用于神经性梅毒

01

据悉,用于治疗癌症的疟原虫叫间日疟原虫,是一种相对良性的疟原虫。在历史上,疟原虫曾经成功地应用于神经性梅毒(晚期梅毒的一种)的治疗,该疗法的发现者奥地利科学家Julius Wagner-Jauregg因此荣获1927年诺贝尔医学奖。上世纪60年代以前在欧洲、前苏联、美国广泛应用。

陈小平教授团队通过对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库20多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不断进行研究,在这一疗法上获得了重大突破。

他们经过多批动物实验和观察发现:没有经过疟原虫感染的小鼠肿瘤生长迅速,很快发生转移和死亡,经过疟原虫感染的小鼠肿瘤生长缓慢,很少发生转移,寿命显著延长,其中约有10%的小鼠肿瘤全部消退。

他们还与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合作,发现全球疟疾发病率与肿瘤总体死亡率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疟疾发病率与肺癌、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等单个实体肿瘤的死亡率也呈显著负相关。

临床试验已取得疗效

02陈小平教授团队随即与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开展了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试验。

在3例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中观察到2例显效,其中1例转移病灶消失,并通过微创手术切除了完整的肿块,经肉眼观察该肿块失去了恶性肿瘤的外表特征,与小鼠模型研究观察到的情况相似。

目前,该患者体内已经无肿瘤病灶,其身体状况良好,与正常人一般。

看到这里

你可能会问

这一新疗法只对肺癌患者有效吗?

会不会扩展到其他癌症领域呢?

目前,该疗法的临床试验已经扩展到肺癌以外的其它实体肿瘤的治疗。也就是说,未来,其他癌症患者也有望通过这种疗法康复。

Alternate Text
海堰
肺腺癌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

曾任Lowe胸腔肿瘤中心临床主任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医生

创建临床数据库(CRIS)等多项重大项目首席研究员

扫码加入
病友互助群

400-107-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