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 贴子
  • 知识
  • 用户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除小细胞肺癌(SCLC)以外的所有肺上皮癌。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和一些不太常见的类型。

肺腺癌 肺鳞癌 大细胞肺癌 返回列表
EGFR靶向治疗耐药怎么办?联合MET、MEK靶向药或有效!
海堰 11270 0
2019/4/12 发表在 非小细胞肺癌 模块
       EGFR靶向治疗显著延长了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但靶向药耐药问题依然紧随每一代EGFR靶向药,对付耐药的新药依然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

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2019年会(AACR 2019)报道了MET、MEK靶向药治疗耐药的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最新研究进展。

奥希替尼联合Savolitinib治疗
T790M阴性,MET扩增的一、二代靶向药耐药 

MET基因异常是EGFR靶向治疗的重要耐药机制,高达10%的一、二代EGFR靶向药耐药患者和20%的奥希替尼耐药患者出现MET基因扩增和其他MET基因异常。

Savolitinib(AZD6094)是阿斯利康公司联合和记黄埔医药开发的口服MET抑制剂,TATTON是奥希替尼联合其他药物的Ib期临床研究。

该研究的一个扩展队列评估了奥希替尼联合Savolitinib治疗一、二代EGFR靶向药耐药后出现MET扩增,而且T790M阴性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奥希替尼剂量为80mg,每天一次口服,Savolitinib为600mg每天一次口服。MET扩增定义为二代测序(NGS)检测结果MET基因拷贝≥5或FISH 检测结果MET / CEP7≥2或免疫组化检测结果MET 3+。

研究结果显示,Savolitinib联合奥希替尼治疗MET扩增,T790M阴性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达到52%,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疾病稳定)87%。

可以看到大部分患者的肿瘤都有退缩。 
安全性方面,3级及以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54%,因不良反应暂停、减量、终止治疗的患者比例也较高,因此联合治疗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更易耐受的剂量。

不良反应发生率汇总

奥希替尼联合Savolitinib
治疗MET扩增的三代靶向药耐药

TATTON研究的另一个扩展队列评估了奥希替尼联合Savolitinib治疗MET扩增的三代EGFR靶向药(奥希替尼及其他)耐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奥希替尼剂量为80mg,每天一次口服,Savolitinib为600mg每天一次口服。MET扩增定义为二代测序(NGS)检测结果MET基因拷贝≥5或FISH 检测结果MET / CEP7≥2或免疫组化检测结果MET 3+。

研究结果显示奥希替尼联合Savolitinib的客观缓解率为25%,疾病控制率69%,中位持续缓解时间9.7个月。

患者肿瘤变化瀑布图

可以看到大部分患者的肿瘤都有退缩。
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n = 25,52%),呕吐(n = 18,38%),腹泻(n = 13,27%),疲劳(n = 12,25) %),食欲下降(n = 11,23%)和发热(n = 10,21%)。3级及以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同样有较多患者因不良反应暂停、减量、终止治疗。

不良反应发生率汇总

总的来说奥希替尼联合Savolitinib治疗MET扩增导致耐药的患者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需要进一步研究哪些患者是真正MET扩增,以及更好地管理不良反应。

奥希替尼联合司美替尼
治疗EGFR靶向药耐药

司美替尼(selumetinib,AZD6244)是口服MEK1/2抑制剂,TATTON研究中有一个队列是奥希替尼联合司美替尼治疗EGFR靶向药耐药,患者不论T790M、KARS状态如何均符合试验条件。

研究分为A\B两部分,A部分研究主要为确定B部分司美替尼剂量,最后确定B部分司美替尼剂量为75mg,每天两次口服,服用4天,停3天,奥希替尼剂量为80mg,每天一次口服。

A部分研究结果:先前接受过3代EGFR靶向药治疗的患者客观缓解率仅为17%,而未接受过3代EGFR靶向药治疗且T790M阴性的患者客观缓解率仅为14%。

未接受过第3代EGFR靶向药治疗,且T790M阳性患者客观缓解率为57%,这到底是奥希替尼的功劳还是司美替尼的功劳呢?值得研究。

患者肿瘤变化瀑布图

可见,T790M阳性患者疗效较好
A部分患者中位持续缓解时间为16.6个月

患者持续缓解时间图

可见大部分为未接受过3代靶向药且T790M阳性患者(深蓝色)

B部分研究结果:患者的总体的中位持续缓解时间为9.1个月。先前接受1/2代EGFR靶向药治疗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67%。先前接受3代靶向药治疗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23%,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客观缓解的患者中T790M阳性较多。

患者肿瘤变化瀑布图

+号为T790M阳性,-号为T790M阴性,黄色为先前接受三代靶向药治疗,深蓝色为先前接受1/2代靶向药治疗。

B部分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是腹泻(38例,81%),口腔炎(15例,32%)和甲沟炎(14例, 30%)。B部分剂量没有剂量限制性毒性。

总的来说奥希替尼联合司美替尼安全性较好,但疗效因为有混杂因素并不明确,需要进一步明确获益人群。


Alternate Text
海堰
肺腺癌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

曾任Lowe胸腔肿瘤中心临床主任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医生

创建临床数据库(CRIS)等多项重大项目首席研究员

扫码加入
病友互助群

400-107-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