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 贴子
  • 知识
  • 用户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除小细胞肺癌(SCLC)以外的所有肺上皮癌。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和一些不太常见的类型。

肺腺癌 肺鳞癌 大细胞肺癌 返回列表
向佐郭碧婷婚检结果亮红灯:击垮成年人,一张体检报告就够了
海堰 7104 0
2019/9/14 发表在 非小细胞肺癌 模块
01

向佐郭碧婷婚检不乐观

前几天,在综艺《我家小两口》里,甜腻小情侣郭碧婷和向佐去婚检了。

但是检查结果却并不乐观。
 
看起来阳光健康的向佐,其实并非像外界以为的那么硬朗。

因为长期练武导致向佐一身都是伤,手、手指、膝盖都断过,膝盖的半月板取出了3分之2,肩膀脱臼过3次,关节炎、风湿病、痛风,失眠、头疼、眼睛疼......

不仅如此,因为长期吃止疼药,向佐肝肾功能可能也有问题。

向佐还提及之前曾经一年体检了三次,结果无一例外都是显示身体状况不佳。

而其中肾脏功能更是像70岁左右的状态。

郭碧婷的身体也是状况百出,让人担心。

不仅检查出有心脏病、风湿病,还有一些由于常年处于紧张环境下而产生的疾病。

虽然知道可能是因为受演艺圈长期紧张高节奏的工作影响,但是忽如其来的打击还是让大家都难免心情低沉。

都说不体检一次,你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有多差。
 
而在这背后真的印证了那句话:
 
击垮成年人,只需要一张体检报告而已。

02

被体检报告支配的恐惧
 
前两天,一个街采视频让“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这一话题迅速登上了热搜。
 
调查显示有80%的90后不敢看自己的体检报告。
 
毕竟平时熬过多少夜,喝过多少酒,吃过多少宵夜,一天玩多长时间的手机,自己心里都有点数。

有网友说:

“体检就是一次自己心理承受能力的最大考验。”

 “打开报告前得先深呼吸”

“看体检报告的紧张程度不亚于上学时候查期末考试成绩”

“生怕自己出了什么事,根本不敢去体检”

......
  
还有很多人,压根不体检。

2018年,参加体检的人数创了历史新高,可是也仅达到了总人数的37.3%。

也就是说,超过六成的人不体检。

其中的大多数不是没有那个钱,是害怕被体检报告支配的恐惧。

不体检=不知情=不恐惧,凑合活着吧。
 
但是,防患于未然,体检报告能提前告知很多小毛病,提前预防,好过为时已晚。
 
毕竟在病魔面前,我们终究都是弱者。
 
今年5月份的时候,吴彦祖因为一次急性发病,差点死亡。
 
据吴彦祖说,病发的时候是周四凌晨12点,自己忽然醒了,紧接着呕吐不止。
 
第二天他去看医生,但医生并没有发现他是盲肠炎。
 
他自己也以为只是吃了过期食物的原因,吃些药就好了。

没想到从周四到周六,他一直高烧不退。

而且10分钟就要去一次厕所,这让他万分痛苦。
 
在生病期间,家中恰好无人照顾。

最后,他实在忍不住,才让同城市的姐姐开车带他去了医院。
 
医生看到吴彦祖肚子胀大,检查之后才知道,原来他盲肠发炎导致溃烂还发生了破裂,要马上做手术。
 
但由于吴彦祖的盲肠已经肿大,根本没有办法取出来。

最后只能清洗肠子,再吃一个星期的消炎药,还要再观察半年。
 
从病发到治疗,吴彦祖足足9天时间没有吃东西,暴瘦了13斤!

最恐怖的是,医生说自己10多年都没有见到如此严重的盲肠炎。

还表示,如果吴彦祖再等一天就会死!
 
吴彦祖的亲身事迹告诉我们,总以为重病、死亡离我们还很遥远,但其实已经近在眼前。
 
有时候,生命真得很脆弱,前一刻还宛如平常,下一刻却要挥手告别。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
 
这些年,我们经常会看到不爱惜自己身体而身患重病的新闻。
 
比如之前的刘凌峰,这个二胎爸爸在37岁的时候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日复一日的加班是他的常态。

最拼命的一次他连续工作了70个小时,近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休息。
 
等他终于拼不动的时候,检查报告也告诉他以后没机会再拼了。
 
肾结石、尿路感染、肠梗阻、腹膜炎合并胆囊结石......

最终他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拼死拼活赚来的几十上百万,最后也只不过消费在了几百块钱一晚的病床和天价的药物上。

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却被癌症毁于一旦。

不管你是为生计奔波的平凡人,还是资历深厚的精英牛人,在生死面前都一样,拿身体做赌注,就没有人赢过。
 
早在去年的时候,国家癌症中心就发布了最新癌症数据:
 
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380.4万例,相当于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资料来源:国家癌症中心
 
我们总是心存侥幸,认为癌症这种小概率事件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

可实际的结果却是,每天都有一万多人,不得不接受自己生命即将结束这个事实。
 
并且,癌症的发病率,在四十岁之后猛增,而且也逐渐趋于年轻化。
 
茨威格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总以为疾病和死神只会光顾别人。”
 
可现实中,命运又曾饶过谁。
 
03
 
体检能有效预防潜在疾病

有些病,早治和晚治差别很大。

德国卫生部统计过,一个世纪来,仅依靠体检这一项德国人平均寿命多了25年。
 
而2008年的时候,我们卫生部负责人也做过一个统计:
 
“我国一个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60%至80%花在临死前一个月的治疗上。”
 
其实体检不可怕,体检报告也不可怕。
 
可怕的是我们一直在逃避,在自欺欺人。
 
2018年中国国民健康报告大数据显示:
 
慢性病成为了最大的“杀人凶手”,死亡人口占总数的86.8% 。
 
中国每天有10000多人被确诊癌症,6000多人死于癌症。
 
一个个数据让人惊讶,而在这其中又有多少人,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呢?
 
就像海恩法则说的: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每次大病的背后,又何尝不是几十次小病和上百次的不舒服。

而每一次不舒服和难受,都是身体善意的提醒。

但健康时,我们总是忽视了这一点,继续“敷最贵的面膜,熬最狠的夜”。

“听说手机屏幕辐射大,就换了张绿色的壁纸。”

“在凌晨三点转发遥远城市有人猝死的新闻,再给自己定了五个起床闹钟。”
 
你视体检报告为洪水猛兽,疾病也不会因为你不知道而放过你。
 
生命是一场单程票,别浪费了它。

我们唯有带上乐观前行,在有生之年,少熬夜,多锻炼,爱自己,多陪陪身边爱你与你爱的人,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Alternate Text
海堰
肺腺癌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

曾任Lowe胸腔肿瘤中心临床主任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医生

创建临床数据库(CRIS)等多项重大项目首席研究员

扫码加入
病友互助群

400-107-6696